教授观点|鞠建东:新能源领域属“突变型”技术变革,中国有后发优势
导 语
2023年8月16日,美国《通胀削减法》生效一周年,美国总统拜登表示,在绿色经济领域,美国正与中国争夺主导权。《通胀削减法》实施后,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全力推动能源转型,美国汽车业转型现加速迹象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。
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、绿色金融研究中心(CGFR)主任、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(CIFER)主任鞠建东做客CCTV《今日亚洲》节目,他指出,新能源领域是“突变型”技术变革,后来者往往具有后发优势,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后发优势。
以下根据节目内容整理
2022年8月16日,美国《通胀削减法》签字生效,意味着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全力推动能源转型,在绿色经济领域,美国正与中国争夺主导权。数据显示,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,美国国内外企业共宣布的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在美投资额为1330亿美元,其中590亿为《通胀削减法》生效后宣布;另有1030亿美元将投向清洁能源产业。据测算,美国政府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高达783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推动能源转型、应对气候变化,其中包括369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措施,鼓励消费者购置电动汽车等产品。
《通胀削减法》实施后,美国汽车业转型出现了加速的迹象。2023年二季度,全美纯电动汽车共售出30万辆,销量创下新高。然而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由于价格整体偏高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不足,美国电动汽车的普及仍然面临挑战。数据显示,2022年,纯电动汽车在全美乘用车销量中占比不到10%,欧盟超过20%,中国则逼近三成。截至2022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。8月9日,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,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车企。自2002年起,比亚迪大力投入动力电池技术,2003年开始研发混动技术,2011年至2022年间有11年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。
对此,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、绿色金融研究中心(CGFR)主任、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(CIFER)主任鞠建东表示,新能源领域相对以前的能源领域是“突变型”技术变革,后来者往往具有后发优势。因为后来者的“包袱”反而是更小的,汽油车占有优势的美国、日本、德国反而是“包袱”更重的,他舍不得放弃原来的汽油车领域。比如说,丰田很难关掉发动机的生产线,转向电动车的生产线,船大难掉头了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后发优势,美国通过《通胀削减法》可以提高竞争力,但是很难改变这种趋势。
来源:央视频 《今日亚洲》栏目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观看视频